在開始學習網頁排版前,必須先釐清一些網站設計的觀念。這樣在正式排版時,才不會時常遇到畫面沒有辦法對齊或沒辦法放到想要的位置。
容器介紹
在進行網站排版前,要先理解一個觀念。那就是網站是由多個容器組合而成的。 以Google搜尋的網站為例子,可以看到這個頁面至少切割成5塊區域。這個區塊就是容器,且容器內也可以再放容器。基本上就把它想成是收納箱裡還有收納盒的概念。
通常設計一個網站,都會根據需求先用大容器畫出特定範圍,在使用小容器呈現功能。
以Logo這個容器為例,他先用大容器設計出這個空間是專門放Logo的,在使用圖片<img>
作為小容器,以呈現Google的Logo。
常用的容器排版標籤
知道網頁的設計方式是大的容器搭配小的容器產生出來的效果後,接著就是要向大家介紹,常用來做容器排版的標籤有哪些。
1.div
<div>
全名為division,主要是分區的意思。我可以透過三個<div>
區分要呈現的內容並使用CSS分別做些設計,來製作一個含有網站名稱、內容及版權的網站。
2.Semantic Elements
因為常見的網站樣式的基本架構都差不多,於是在HTML5就增加了語意元素(Semantic Elements),
其中針對排版的部分提供了<header>
、<section>
、<footer>
、<aside>
、<nav>
及<article>
幾個標籤。
根據以下範例可以看到,我們將<div>
更換為Semantic Elements並呈現相同的網站風格。
Semantic Elements主要目的是希望可以快速了解這段HTML的目的為何,相較之下,若是都使用
<div>
可閱讀性就比較差。
3.Frameworks
許多前端Framework也都提供它們的排版方式。比如以ElementPlus為例,
針對排版的部分提供了<el-container>
、<el-header>
、<el-aside>
及<el-footer>
幾個標籤讓大家使用。
總結
今天先教大家容器的概念,這對以後網頁排版相當重要。後續會在逐步向大家介紹排版的一些技巧。